数字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推进。 区块链具有提高协作效率、促进数据共享、优化业务流程、降低运营成本、建立信任系统的优势,是数字金融发展的关键。 中国人民银行副总裁范一飞指出,数字经济是肌体,数字金融是血脉,两者共生共荣。
2021中国(北京)数字金融论坛于9月10日在北京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举行。 在其平行论坛“区块链能够实现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”上,来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企业代表聚集一堂,讨论了区块链在数字金融领域应用的未来。
区块链驱动的数字金融创新发展
数字金融服务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优化用户体验、提高效率、确保安全性、降低成本、普惠、智能化、普惠等方面的提高,区块链技术为此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。
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认为,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内生改良和外部赋能两个方面。 内生改良有供应链金融、农业金融、贸易金融、普惠金融等应用。 在外部能源赋予方面,金融机构也为智慧城市、“三农”和民生等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应用服务。
近年来,我国区块链的发展已经看到成效,从组专利走向实力,从寻找场景变成了建设生态。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通过不断加强区块链技术应用,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区块链应用,在发行层基于区块链构建统一分布式账本,提高结算效率,建设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。
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党委副书记卢卫表示,区块链解决了供应链金融中供应链长度、信息隐藏或篡改的问题,避免了银行难以获取真实信息、融资成本高的局面。
从2016年开始,企业对区块链技术发展热情高涨,区块链企业注册数量每年翻一番,截至2020年,注册企业达到2万多家。
目前,北京市也大力支持区块链的发展。 北京微核心区块链边缘计算研究院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,推出了可牵引自主控制的区块链基础技术——长安链,通过区块链技术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和发展,带动数字经济的发展
区块链的发展还需要加大力度
虽然区块链技术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,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。 区块链是涉及多种技术融合的集成创新,在不同的背景下认识不同。 数字化金融APP还面临着体系结构性能和可扩展性不强的技术难题。 在信息安全方面,面临着自主控制、开源许可、量子计算等挑战; 集成上的区块链与现有技术的集成兼容性不高,存在技术摩擦。
对此,狄刚认为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可以从扩大基础理论研究、掌握核心技术、制定核心技术标准等8个方面取得突破。
目前,区块链企业注册较多,但实际运行、经营的企业很少。 区块链的发展面临着缺乏可自主控制的技术和基础平台的挑战,同时链间互通存在难点和瓶颈。
为了解决区块链发展的痛点,卢卫表示,国内相关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联盟链项目,推进国产优质项目海外进军,推进区块链自主控制和开源建设,构建区块链安全体系架构
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为数字金融增添了飞火之翼。 区块链要实现数字经济的优质发展,相关机构和企业仍需要提高认识,明确概念,务实发展,匹配场景,取其精华,避免其短板。
资料来源: 《中国名牌》记者曹小林
多看看